财政资金该怎么花?钱是否用在了刀刃上?这些始终是纳税人关心的问题。近日,财政部公布的对2018年度中央部门和地方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考核结果显示,广东省获得优秀等次第1名。对此,省财政部门相关人士介绍了广东特色预算绩效管理的特点,并表示将会把“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进行到底。
据介绍,广东特色预算绩效管理以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为支撑,逐步构建“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
一直以来,在预算绩效管理改革上,广东注重制度先行,从综合性制度、专项管理办法和业务操作规范三个层面抓好建章立制。制定印发《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若干意见》、制定“十件民生实事”专项资金使用绩效评价办法、整体支出绩效评价办法等,确保改革规范有序地开展。
标准化方面,广东在2018年制定印发《广东省财政预算绩效指标库》,建立预算绩效指标和标准体系,总体架构分为三个层级,其中三级指标为个性化指标,具体从资金用途、指标解释、指标值等13个方面细化反映部门和行业绩效指标。
规范化方面,广东着力推进“挂钩”和“公开”。除补助到个人的民生项目外,对2018年重点绩效评价结果为“中”“低”“差”的项目,原则上在下年预算压减安排规模或不予安排。另外,东莞市、中山市等已建立了“先评审后入库、先入库后安排预算”的预算管理机制。佛山市南海区和顺德区选取部分重点民生项目,分别以“项目预算听证”和“参与式预算”的方式,让民众直接参与预算编制。
信息化方面,省财政绩效信息管理系统从2011年上线至今,已有超过4300多家单位、两万多个用户登录使用。构建了“6库、6子系统、6化”的绩效功能管理等。
省财政厅表示,广东将落实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将其细化为61项重点任务,通过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优化经济结构、推动高质量发展,提升纳税人的获得感。 (记者严丽梅、通讯员岳才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