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 市科工商务局 ”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
继续访问放弃
【文物名片】
文物名称:《加属台侨捐建台山中学校舍侧面图》《台山县立中学校概览》等
年代:民国年间
馆藏方:江门市博物馆
馆藏地点:中国侨都华侨华人博物馆
存放于侨博馆的《加属台侨捐建台山中学校舍侧面图》。
在中国侨都华侨华人博物馆(以下简称“侨博馆”),关于侨乡文教的内容在一个相对单独的区域,其中有不少关于台山一中的文物,包括《加属台侨捐建台山中学校舍侧面图》《台山县立中学校概览》《台山县立中学校十九届毕业同学录》《台山县立中学学生证》等。这些承载着时光印记的泛黄文物,见证着百余年来这所学校的辉煌印记,也能管窥侨校曾在五邑侨乡遍地开花的繁盛。
一张设计图
管窥台山一中建校盛况
台山一中坐落在著名侨乡——江门市台山台城城东石花路1号,校舍依山而立。校园建筑大多为20世纪二三十年代修建,兼具中国与欧陆风情,富丽堂皇、典雅庄重,为台山洋楼的典范之作。
存放于侨博馆的《加属台侨捐建台山中学校舍侧面图》,蓝色为底,白色绘图,恢宏大气,落款为“加属筹建中校驻域总所刊”。不过记者采访了解到,这大概率只是当年诸多设计图中的一份,并没有依其施工建设。
据校史记载,台山一中共有三次建筑高潮,第一次是上世纪20年代加拿大邑侨捐建教学大楼。台山一中创立于1909年,最初以台城文庙(台城二小旧址)为校舍,当时只有4座小建筑。1919年冬至1926年,因形势发展需要,由当时的校长黄明超函请旅加拿大邑侨并通过中国驻加副总领事赵宗坛等发动邑侨捐加币24万多元,建成校舍1.436万平方米,其中主要建筑有教学大楼、第一宿舍(即现在的第三宿舍)、饭堂、卫生室、自来水厕所和更楼等。这是第一次建校高潮核心工程。
据台山一中校史馆负责人梅振兴介绍,1920年,加拿大域多利埠宁阳余庆总堂首先成立捐建台山中学总公所,后来逐步在加拿大各埠70多处成立劝捐分所。仅几个月,便有9323名华侨捐加币249596元。
1921年,加拿大建校总公所派李勉辰、黄笏南、马香谱等回国,督办建校,集各著名学校建筑之所长,规划学校建筑布局、风格。“当时设计图就有不少,最后选择了广州江宗汉的设计图纸,选定之后又进行了多次修改。”梅振兴介绍说,从测绘到设计到施工……直到学校交付使用,历时6年,可见各项标准要求之高。
1926年,位于纱帽山麓的台山一中落成,时任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欣然题写校名。
第二次建校高潮是上世纪30年代美国侨胞捐建校舍。1930年秋至1936年10月,因筹办高中,时任校长黄铁铮亲赴美国长达两年多,发动邑侨募捐建校经费共24万余元美金,建成高中校舍3356平方米,这是第二次建校高潮的核心工程,使得台山一中成为当时全省最大的县立中学。改革开放后,在政府和海外乡亲、校友、港澳同胞的支持下,台山一中掀起了第三次建校高潮。
一本概览
见证百年侨校辉煌
在侨乡文教展区,还有一本《台山县立中学校概览》,与台山县立中学学生证摆放在一起,有着浓重的年代感。
记者有幸看到台山一中校史馆珍藏的《台山县立中学校概览》内容扫描版,共259页,仅目录就有10多页,记载着当年的校徽、校训、校歌以及各种照片、图表等。台山一中百年校庆时,曾任校长的朱伟申写了一篇《百年校史之“最”》,里面写道:“1926年,旅加邑侨集腋成裘捐建台山县立中学校新校舍,是中国海外华侨最早超越姓氏宗亲关系、捐款人数最多、捐款数额最大的公益事业,这也是当时中国中学教育界影响最大的第一所大规模学校。1936年旅美邑侨捐建高中部校舍,再一次在中国教育界引起了轰动效应。”
“1937年,台山一中成了当时全省最大的县立中学,美加邑侨的捐款,使当时的台中不仅在校舍建筑,甚至在设备设施上也远远领先于国内许多中学。”梅振兴介绍说,与此同时,学校也由以前的初中四年一贯制改为增加了高中以后的初、高中三三制,招生从只招男生到男女兼收。值得一提的是,从1932年起,台山一中还办起了商科班、农科班、高级土木工程班等职业教育班。
一所学校
创造县域教育奇迹
百余年来,不断有华侨、港澳同胞捐建台山一中,蔡元培、林森、廖承志、雷洁琼等著名人士为校舍题匾。新中国成立以来,周恩来、吴学谦、谷牧、雷洁琼、王兆国、黄华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曾亲临视察,台山一中成了当时全国一流的学校。
周恩来总理于1958年7月5日到台山一中视察后,在国务院一次侨务工作会议休息时对在场的干部说:“广东有个台山县,台山县有间台山一中,校舍宏伟漂亮,可以与集美中学媲美。到广东去的同志,争取到台山一中看看。”
由于华侨的慷慨捐助,台山一中以高标准建设,设施堪比大城市,并在广州与港澳等地延聘师资,创造了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县域教育奇迹。
百余年来,台山一中没有辜负广大海内外乡亲的一片深情,培养了7万多名优秀毕业生,为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名牌大学输送了5000多名毕业生,有上千名校友成为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蔡睿贤、法学家黄子毅、版画家黄新波、音乐家李凌、教育家李云扬、文学家刘荒田、经济学家赵元浩和李江帆、航天工程师叶自强和朱自强、实业家慈善家马兰芳等。年轻一代校友中,也有不少佼佼者。
这所华侨捐建的学校,经历百年风雨,依然伫立在纱帽山麓,无声讲述着那段历史,奋力书写新的辉煌。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台山政府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台山政府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复制或转载。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台山政府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如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速与本网取得联系。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台山政府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联系方式:0750-5524538邮件:ts686@126.com